
建筑节能分类及产品介绍
发布时间:
2021/09/15 00:00
也提出,要完善金融财政支持政策。比如,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在采购领域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强化绿色金融支持等。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推进力度,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推广装配式建造方式,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应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在该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平台的整个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又包含了以下的业务: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筑节能备案、建筑节能示范、能源审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节能科研项目、绿色建筑推广、建筑节能材料产品备案、能效测评、新墙材企业确认、建筑节能监督检查、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能耗统计、能耗监测等等。
通过提升建筑节能标准让产业竞争力变强。先后颁布实施等一系列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标准规范,提升了建筑产业竞争力,为中国建造创造了条件。
建筑能耗相关数据的不透明处理,极大地阻碍了公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的开拓,建设建筑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是明确各项能源的具体去向,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在收集能耗数据的基础上为建筑节能指明方向。
近年来,我国建筑节能标准稳步提升。标准定额司司长介绍,自1986年颁布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我国建筑节能经历了,即在20世纪80年代初普通住宅采暖能耗的基础上,建筑节能比例逐渐达到30%、50%、65%。30余年时间,我国颁布了居住建筑节能(五类气候区)、公共建筑节能、农村建筑节能、节能产品等标准规范,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节能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与小区公共环境整治、多层加装电梯、小区市政基础设施改造等统筹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力争到2025年,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其次,我国建筑市场是以市场需求决定发展方向,目前人们对建筑性能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节能保温就一个较为常见的基本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建筑节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内容转发自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转至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